-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人口社會學 版權信息
- ISBN:7500434839
- 條形碼:9787500434832 ; 978-7-5004-3483-2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口社會學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在書中全面考察了人口社會學的理論體系、人口的轉變歷程、人口行為問題以及人口發展問題,從宏觀視角構建了有特色的人口社會學體系。
人口社會學人口社會學 前言
序 胡偉略同志在高校從事經濟學教學研究多年;20世紀80年代初起,他對人口和經濟間相互發生作用的關系,特感興趣;1988年人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所專門從事人口經濟學研究;十多年來寫了大量關于這方面的文章;近將這些文章匯編為集,共約40萬字;即將以付梓,來求序。 似乎有一個共識,認為馬爾薩斯在1798年以匿名形式發表的小冊子,《論影響于社會將來進步的人口原理,反對葛德文、康多塞和其他作家思想的評論》,是從經濟角度對人口問題進行分析的。但是,在19世紀中葉才得名的、主要以統計為內容的“人口學”(Demography)是一個更多地屬于社會學的、結合多科性的邊緣學科。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由于人口數量、質量、結構等的轉變,對于一個國家的資源配置、經濟增長、人民福利等的關系更為突出,人口問題中有關經濟的方面才逐漸成為人口問題研究的*重要部分,以至于有人幾乎把人口學簡單地等同于人口經濟學。這一是非的爭論也許是無甚意義。但是,我們可以說,除了其人口狀況一因素外,一個國家的經濟命運當然是決定于其他不計其數的因素。但我們得承認,在任何時間,一個國家的人口數量、質量、結構等等因素的轉變,對于其經濟成長和人民福利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則是無可否認的。 值得注意的是,從19世紀中葉開始,在所謂經濟發達的國家里,人口出生率的總趨勢是持續下降的,而在所謂發展中的國家,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由殖民地紛紛成為獨立國的發展中的國家中,人口出生率,幾乎無例外地迅速增長。所以今天談人口問題,幾乎不可避免地要以發展中國家的人口高增長率為主要對象,而問題待解決的迫切性也確實存在于這些國家里。然而,恰恰在我們這個發展中的國家里,人口問題,多少年來,是研討、論辯的禁區。為了這一錯誤,我們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幸而在撥亂反正之后,禁區取消了;當代中國人口學,作為一支突起的導軍,才得以形成而發展起來。 本書是這新形勢發展下的產物,涉及多方面的人口問題,但實圍繞著人口經濟與人口轉變這一個主題。作者十分重視人口學中所謂人口出生率自發下降這一經驗性規律的人口轉變論。人口轉變論是歐美學者根據19世紀后半期西歐經濟大發展后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下降的情況而提出的一項經驗法則。但作者認為人口的轉變不僅包括人口數量轉變,而且應該包括人口健康、文化、心理道德等人口素質的轉變。人口素質的提高還要和科學技術進步結合起來。由于人口與經濟的辯證關系,人口轉變有其歷史的自發性和必然性。這是本書思路的總線索。在這一線索的基礎上,作者結合著中國的實際情況,論述了中國歷史上人口發展和經濟發展的關系,人口的形勢和其控制的對策,兼及于科技的發展,道德文化的發揚,新型教育體系的創建等等問題。在這些問題上,作者提出了值得關心人口和經濟問題的人們注意的若干獨立創見。 人口問題的禁區已于撥亂反正后消除了,但多年來關于這方面的論著尚不甚多。本書的出版是為關心人口問題者,尤其是為關心中國人口問題者所歡迎的。 陳岱孫 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六日
人口社會學 目錄
緒 論
**節 人口行為與人口發展
第二節 社會系統和社會發展
第三節 人口社會學研究的內容和意義
第四節 人口分析方法與社會分析方法的結合
甲 一般理論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回憶愛瑪儂
- >
朝聞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唐代進士錄
- >
二體千字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