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貨幣大歷史:金融霸權與大國興衰六百年
-
>
(精)方力鈞作品圖錄
-
>
《藏書報》2021合訂本
-
>
(精)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范碩:書法卷+繪畫卷(全2卷)
-
>
(噴繪樓閣版)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
-
>
書里掉出來一只狼+狼的故事-全2冊
-
>
奇思妙想創意玩具書(精裝4冊)
較量:國企改革激情大辯論 版權信息
- ISBN:750842221X
- 條形碼:9787508422213 ; 978-7-5084-2221-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較量:國企改革激情大辯論 本書特色
由郎咸平引爆的有關中國國有企業改革前途與命運的話題,在中國思想理論界引起空前論戰。其中有理性的推理,有激進的批評,有嚴密的推導,也有深情的演繹。這使得經濟學的顯赫與高深走出深宅大院,在與實踐的結合上達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度!因此,《較量》實為一本國人領會與使用經濟學的絕好教材,也是了解國企改革走向的*佳讀本。
較量:國企改革激情大辯論 內容簡介
公元2004年6月以來,一位香港的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教授點名批判國內三家著名上市公司,抨擊它們在“國退民進”過程中瓜分國有資產,化公為私,損害中小股民的利益;進而質疑產權改革是瓜分國有資產的盛筵,質疑國有企業領導人的信托責任。郎教授在國內外經濟學界的極高知名度,郎先生預言德隆破敗的準確性的余威加上這次他的高調質問,在媒體間飛速傳播,猶如平靜的大海上突然浪潮翻騰。
一霎那間,理論界,財經界,思想界,法律界,企業界及政府相關部門,無不關注這場討論。數百家平面媒體,上千家網絡媒體,無不以很大的篇幅發表或轉載相關文章。
特別應該關注的是,萬千網民中大量弱勢群體的激情與憤怒溢于言表,留言動輒數萬條,點擊率創有史以來的新高,而且熱度持續高揚。
各個流派的經濟學家,特別是這些流派的代表人物無不赤膊上陣,“挺郎派”與“倒郎派”,主流派,非主流派,新自由主義,新左派,新實踐派,中間派,騎墻派,法律專家,無不參與進來,各抒已見。各流派激烈交鋒,不管是面紅耳赤,還是刺刀見紅,都使出渾身解數,一反長期以來學者文人溫文爾雅、如切如磋的風范。正如有學者評述的那樣,經濟學家既是社會公眾的良心,更是社會相關利益集團的代言人,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成功與失敗關乎學術流派的命運與前程。因此,此次學術之爭是前所未有的。各門派學術大師的親自出馬與高調論戰,有理性的說理,有激進的批評,有嚴密的推導,也有深情的演繹,使得經濟學的顯赫與高深走出深宅大院,在與實踐的結合上達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度,這也是國人領會與使用經濟學的絕好教材。
中國近25年來實行漸進式改革帶來的成果是舉世無雙的,社會飛快發展,經濟持續增長,從總體上已經全面進入小康社會。但漸進式的改革往往使人遇到問題繞道而行,留下了一系列深層次的難度巨大的政治與經濟問題。難題*終是繞不過去的。從上世紀90年代的初的“砸三鐵”,到90年代中期的下崗分流、破產還債、資產重組、主輔分離、減人增效,到1998開始并且現在還在繼續實施的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許多核心問題有待解決。中國入關了并且接近2005年,一系列旨在啟動中國開放市場、全面融入世界經濟的措施實施在即。中國的國有企業問題如不徹底解決,現有的其它改革也無法深化。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如果不能解決相關問題,在對外進一步開放市場過程中,中國的國有經濟與民族經濟都會受到重創,企業體制陳舊、效率不高的問題、大量人員失業的問題將是沉重的社會問題。本著這個長遠的目標,在規范建立不足、操作程序不周、出現了一系列漏洞,諸如瓜分國有資產的問題,暗箱操作問題,值高價低的問題,貧富懸殊的問題,追求效率但有損公平與正義的問題,引起了社會的普遍詬病,特別是弱勢群體更是挫折與艱難并至,感受更深,郎先生只是在干柴堆上放了一把火。
由筆者觀之,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把債務沉重、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缺少競爭能力、體制束縛且困于破產與煎熬之中的國有企業退出競爭序列,放手讓社會資本與個人資本進入,讓經營者與生產者更關心生產成果是件大好事。讓一部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后富,一馬當先才能萬馬奔騰,無疑非常正確。但改革需要規則,需要起點公平,需要程序正義,需要有一種理性約束的法律原則與社會道德。一些地方急于求成,一些企業關門改制,少數人暗箱操作,必然帶來資信缺失,腐敗墮落在所不免。
其實,這么多年來,從中央政府,到執行部門,關于規范國企改革的問題,關于嚴防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關于做好企業改革改制中的員工的上崗安排、下崗分流、推動就業、社會保障和社會救助的文件發了一個又一個。因此,郎咸平教授引爆的關于國有資產流失的話題本不是一個話題。
改革需要效率,但又不能急于未成。人民是共和國的主人,改革需要深察民意,爭取人民理解,獲得人民支持,特別是數以千萬的為改革付出代價的企業職工的支持,改革才能順利成功。以理治國,以法治國,但不能忘記以德治國。任何好的政策、好的愿景,好的思路,如果不能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所掌握,也會在執行中有反復,有偏差,有失落,也會匯聚成難以化解的社會矛盾。經濟學家在這個時候的時代使命就是用經濟學理論來解釋這一過程,幫助化解社會矛盾,引導人們正確思考與理性認識。不同學說的解釋方法、選擇途徑當然不同,經世濟國的學問將在社會改革大潮中接受質疑與檢驗。經濟學理論的重要在于它是為政的指南。一語興邦,一言失國,責大如天。君不見,多少國家貧窮時萬眾一心,富裕了卻人心離亂,問題叢生。有一句名言說,創業難,守業更難!信哉斯言!
生活是一面鏡子。從郎咸平教授引爆的大討論的巨大反響來看,國有資產有沒有嚴重流失?改革的做法有沒有缺陷?職工的利益有沒有得到切實保證?少數人通過官商勾結瓜分國有資產有沒有得到制止?我們的政策是不是線條太粗,規范不足?我們強調了效率,是不是有損公平?國有企業如何有退有進,為什么群眾感覺只退不進?上市公司為何總不規范,許多中小股民利益為何得不到保護?這一切的一切的深深思考,無不因郎教授這位“亂市英雄”的亙空出世而凸顯出來,F象中包括著許多深層次的東西,一次超越學派、觀點、超越激情的理性思考就顯得尤為必要。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要建設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并提出了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這是對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的學說的與時俱進和發揚創新。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六大上提出,立黨為公,勤政為民,黨和政府要權為民所用,心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不管去歲的”非典”肆虐,還是總理為民工討工錢,不管是反腐中多少高官的落馬,還是正在實施的官員問責制,都已經讓人民群眾深切地了解到黨和政府的為民之愿、愛民之舉與親民之情。國家要強大,人民要富裕,社會要有秩序,這是全國億萬人民的共同心愿。
21世紀的中國,是一個從初步繁榮走向強盛的中國,是一個需要在紛繁復雜動蕩的世界中保持穩定和發展的中國。中國需要改革,不改革不能發展;中國需要穩定,沒有穩定就不能推進改革。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革命*需要的是激情,建設更需要理性,更需要建立規則。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我們需要的是深入實踐的調查研究,需要的是效率與公平兼顧的改革措施,需要的是穩妥可靠的程序規范。而這一切,只能來自于事實基礎上的理性思考。經濟學家需要用自己的智慧把艱深的理論以直白的方式告訴大家,讓人民群眾了解真相,掌握規律,思考問題,從而支持改革與推進改革。世界上大名鼎鼎的經濟學家莫不以理論解釋了實踐、引導了實踐而功垂青史。
筆者小時候讀《史記》,很佩服司馬遷的網羅天下放失舊聞,通古今之事,成一家之言的豪情與偉業。當今的中國,每天都在演繹著改革開放的精彩篇章。今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歷史;厥捉衲6月以來的由郎咸平先生引爆的大辯論,有史以來,流派之眾,影響之大,發言人數之多,關注人數之廣前所未有。
這是一個思想與學術交流的盛筵,是一個百花爭艷的精神財富。無論觀點孰是孰非、無論影響大小強弱,無論內容膚淺與深刻,都是值得記錄與思考的。
這是一段精彩的歷史瞬間,風格、流派、主張五彩繽紛。許多精典文章美不勝收,許多學術觀點深刻雋永。
這是一場凝聚當代經濟學家理論精髓、學術智慧的高峰上的較量,無論是形式與內容的結合方式,立場與觀點的思考路徑,理性與激情的各領風騷,都值得一讀,細細品味。
大討論數月以來,文章已經汗牛充棟,數不勝數。限于時間、精力與條件,讀者當然不可能全面把握。編者則力圖以微薄智慧與拳拳之心,披閱千章,刪繁就簡,編成此書。力求收集天下精品,匡補人間闕失,以達到通下情,明上意,聚人心,振中華之期盼。如何看待這本書,還是小平同志的名言準確深刻,就是三個有利于: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的綜合國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用小平同志的這段名言來研讀討論中各類文章,從而取其精華,用其所需,這也是本書編者的共同心愿。
較量:國企改革激情大辯論 目錄
專訪一:國退民進得大于失——訪全國政協常委、國務院參事任玉嶺教授
專訪二:探索中國式的國企改革之路——訪國務院參事、北京理工大學郎志正教授
**編媒體聚焦郎咸平
站在兩個潮頭的郎廚平
袁衛東(《南風窗》主筆)
辯論促進思考目標導向成功
劉振東(《經濟參考報》記者)
“流氓教授”何以痛罵國企“保姆”?
水皮(《中華工商時報》副主編)
郎咸平只不過往糞坑里投一塊石頭
康國平(博客中國網內容總監)
改革需要大智慧警惕吵成一鍋粥
搜狐財經
產權改革引發學界爭鳴北京共識博弈華盛頓共識
裴瑩(《北京晨報》記者)
“拿大家”與“大家拿”
趙牧(搜狐財經專欄作家)
李榮融的實踐主義與“郎顧之爭”
楊瑞法(《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媒體為什么要扒糞?
章敬平(《南風窗》主筆)
第二編問題之辯或主義之爭
郎咸平七問顧顧雛軍曝光格林柯爾并購的神話
郎咸平(香港中文大學教授)
國企改革“化公為私”?——與郎咸平教授商榷
李開發(國資委所屬職業經理研究中心教學部副主任)
張文魁反駁郎咸平:國企產權改革方向不容否定
楊瑞法桃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不要貿然引爆仇恨國資流失情緒——兼評郎咸平國企改革言論
趙曉(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宏觀研究部部長)
張維迎回應朗咸平:要善待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
劉釗程明霞(《經濟觀察報》記者)
我們應當如何善待企業家?
左大培(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張維迎“站”在哪里說話
鄢烈山(《南方周末》高級編輯)
……
第三編國企改制資產流失是與非
**篇挺郎方
第二篇主流派
第三篇新實踐派
第四篇法學視點
較量:國企改革激情大辯論 作者簡介
李開發,MBA學歷,歷任中學教師,大企業集團部門負責人,政府工業主管部門干部,國企負責人,中關村非國企高管,中國管理科學院研究員。曾下派到相關縣市從事企業管理與改革工作兩年。現就職于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所屬職業經理研究中心,擔任教學研究部副主任。1990年前后開始多次參加國家相關部委或經濟研究團體的各類研究活動。15年來,有近百篇的研究文章參加各類研討會并發表于國家級報刊。強項與研究重點是國有企業改革與企業管理的實踐與操作研究。多次參加相相關部委或國家有關行業的研討會,座談會,多次接受媒體的專題采訪,相關演講被多家媒體刊登或轉載。
- >
經典常談
- >
山海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煙與鏡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