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
核能開發與應用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貨幣大歷史:金融霸權與大國興衰六百年
-
>
(精)方力鈞作品圖錄
-
>
《藏書報》2021合訂本
-
>
(精)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范碩:書法卷+繪畫卷(全2卷)
-
>
(噴繪樓閣版)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
-
>
書里掉出來一只狼+狼的故事-全2冊
-
>
奇思妙想創意玩具書(精裝4冊)
核能開發與應用 版權信息
- ISBN:7502556818
- 條形碼:9787502556815 ; 978-7-5025-5681-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核能開發與應用 內容簡介
本書是《21世紀可持續能源叢書》之一。核能是否為從化石能源到未來能源之間不可或缺的替代能源?核能是否為安全、清潔、經濟的能源?本書通過分析與綜合,給出了肯定的回答。核能涉及到核燃料循環、核能的軍事應用及和平應用等,本書對此給以系統而清晰的介紹。書中重點介紹了核裂變能,并簡要概述了核聚變能,同時對于核能密不可分的核應用技術也進行了較為系統的陳述。本書以科技和人文內容的結合,從歷史的縱的方面和世界與中國核能諸領域的橫的方面,介紹了核能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全書文筆流暢,系統性強,信息量大,是從事非核專業的科技人員,能源工作者,管理人員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公眾的一本有價值的參考書。
核能開發與應用 目錄
引子 世界**座核反應堆的誕生1
第1章 為什么要開發核能4
11什么是核能4
12兩種核能5
13能源的現狀5
14人口與能源的矛盾突出6
15化石能源嚴重污染環境7
16核能的優點9
17化石能源行將用盡9
18種類繁多的替代能源12
19核能是不可或缺的替代能源13
110中國必須發展核能15
第2章 核能發現的歷史回顧17
21*早“原子”概念的提出18
22原子論的復興18
23電子的發現20
24“小太陽系原子模型”的提出22
25質子的發現23
26中子的發現23
27眾多的基本粒子的發現25
28X射線的發現26
29放射性的發現28
210釙和鐳的發現29
211質能轉換公式的提出31
212首次人工核反應的實現32
213首次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制成32
214核裂變的發現33
215有關核能發現的大事年表35
第3章 核燃料與核燃料循環37
31鏈式裂變反應37
32放射性40
33核燃料40
34鈾及其化合物41
35釷及其化合物43
36钚及其化合物45
37天然放射性衰變系50
38核燃料循環54
39鈾礦的勘探和開采64
310鈾礦石的加工和精制66
3101鈾礦石預處理66
3102鈾礦石浸出67
3103鈾的濃縮與純化72
3104鈾的精制與轉化77
311鈾的同位素分離83
3111氣體擴散法85
3112氣體離心法86
3113空氣動力學法87
3114激光法88
3115六氟化鈾再轉化89
312燃料元件的制造91
3121輕水堆燃料元件93
3122壓力管式重水堆燃料元件95
3123生產堆燃料元件95
3124快中子增殖堆燃料元件95
3125高溫氣冷堆燃料元件96
313核燃料后處理97
3131磷酸鉍流程99
3132Redox流程99
3133Butex流程101
3134Trigly流程101
3135Purex流程102
3136干法流程113
314放射性廢物的處理處置114
3141廢燃料115
3142超鈾α高放廢物115
3143中、低放廢物116
3144放射性廢氣116
315世界核燃料循環工業的歷史與現狀117
316中國核燃料循環工業的建立和發展124
317釷-鈾核燃料循環128
3171從釷礦石中分離提純釷,制備核純二氧化釷和金屬釷128
3172釷基核燃料后處理Thorex流程131
第4章 核能的軍事應用135
41核武器概況135
42對原子彈的基本要求136
43槍式原子彈138
44內爆式原子彈139
45核爆炸的破壞力及防護140
451光輻射141
452沖擊波141
453瞬時核輻射142
454剩余核輻射143
455核電磁脈沖143
46原子彈的爆炸方式143
47核武器的小型化144
48氫彈145
49中子彈150
410其他第三代核武器152
4101減少剩余放射性彈152
4102增強X射線彈152
4103核電磁脈沖彈152
4104核鉆地彈153
411對低當量核武器的不同看法153
412第四代核武器初探154
4121金屬氫武器154
4122核同質異能素武器155
4123反物質武器155
413世界**顆原子彈的研制156
4131“鈾顧問委員會”的成立和“曼哈頓工程”的啟動157
4132**座核反應堆的建立161
4133**批原子彈的問世161
4134**次原子彈爆炸實驗162
414原子彈用于實戰164
415科學家的良知169
416二戰中德國、日本的核武器研究171
4161德國核計劃的流產171
4162日本核武器研究計劃的破滅173
417前蘇聯**顆原子彈的研制174
418英國**顆原子彈的研制177
419法國**顆原子彈的研制179
420中國**顆原子彈的研制179
421印度、巴基斯坦的核試驗187
422目前世界上核國家的情況189
423核試驗與核武庫193
424國際核不擴散體制195
425核爆炸的和平利用197
第5章 核能的和平應用200
51核反應堆的用途200
52核反應堆的基本原理202
53核反應堆的類別204
54核反應堆的基本構成207
55研究性反應堆210
551重水型研究堆212
552游泳池式研究堆212
553高通量工程試驗堆214
554鈾-氫化鋯脈沖堆214
555微型研究堆215
56生產反應堆215
57動力反應堆216
58船艦用反應堆217
59飛機與航天核動力裝置224
510核電站226
5101核電站概述226
5102壓水堆核電站237
5103沸水堆核電站240
5104重水堆核電站241
511核供熱堆244
5111核供熱堆概述244
5112池式供熱堆247
5113殼式供熱堆249
512天然核反應堆254
513核能應用大事年表256
第6章 核應用技術258
61核應用技術的基礎與手段258
62放射性同位素259
63放射性同位素的生產264
64電離輻射265
65加速器267
66輻射源272
661α輻射源273
662β輻射源273
663γ輻射源273
664中子源273
67核應用技術的基本功能及主要應用領域276
68輻射加工277
69輻射育種與輻射防治蟲害284
610無損檢測286
611中子活化分析和同位素示蹤290
612核技術診斷與輻射治療293
613放射性同位素電池299
614世界核應用技術發展概況300
615中國核應用技術發展簡史302
616核應用技術發展展望305
617核應用技術大事年表308
第7章 輻射防護與核安全311
71輻射無處不在311
72輻射防護中的基本概念和使用的量312
73輻射危害313
74各種輻射源引起的劑量314
75輻射防護標準和原則317
76輻射的監測318
77輻射的防護319
78核安全320
79反應堆不是原子彈321
710核能是安全的能源322
711核事件的分級323
712核能發生的事故很少325
713三哩島核事故和切爾諾貝利核事故335
714核事故促進先進反應堆的研發341
715核安全監督與審查342
716核安全研究的進展343
717核安全文化344
第8章 核能的未來發展346
81影響未來核能發展的三個關鍵問題346
82第4代核能系統概念的提出347
83壓水堆的發展351
831AP-600352
832AP-1000352
833改進型System 80+353
834歐洲壓水堆EPR353
835國際革新安全型反應堆IRIS354
84沸水堆的發展355
841改進型沸水堆ABWR356
842簡化型先進沸水堆SBWR358
843改進型簡化沸水堆ESBWR359
85重水堆的發展359
86高溫氣冷堆的發展360
861高溫氣冷堆概述360
862模塊式高溫氣冷堆365
863PBMR高溫氣冷堆367
864氣輪機-模塊化氦氣反應堆GT-MHR367
865超高溫反應堆VHTR367
87快中子反應堆的發展368
871快中子反應堆概述368
872氣體冷卻快堆GFR372
873鉛冷卻快堆LFR374
88高放廢液*終處置的新概念--分離嬗變法374
89TRUEX流程375
810DIAMEX流程376
811DIDPA流程377
812TRPO流程378
813Cyanex-301分離錒系鑭系元素流程380
814先進核燃料循環研究382
815電增殖核燃料的概念384
816核能開始出現復蘇385
第9章 核聚變概述390
91核聚變與聚變能390
92核聚變的條件391
93核聚變的首選燃料393
94核聚變的應用393
95受控核聚變反應的等離子體條件394
951“得失相當”條件395
952點火溫度395
953勞遜判據396
96等離子體的形成和加熱397
97磁約束核聚變398
98慣性約束核聚變399
99常溫核聚變401
910核聚變研究的進展401
911國際聚變試驗堆ITER403
912聚變-裂變混合堆404
913中國受控核聚變研究的發展405
結束語 迎接第二核紀元的到來407
參考文獻409
第1章 為什么要開發核能4
11什么是核能4
12兩種核能5
13能源的現狀5
14人口與能源的矛盾突出6
15化石能源嚴重污染環境7
16核能的優點9
17化石能源行將用盡9
18種類繁多的替代能源12
19核能是不可或缺的替代能源13
110中國必須發展核能15
第2章 核能發現的歷史回顧17
21*早“原子”概念的提出18
22原子論的復興18
23電子的發現20
24“小太陽系原子模型”的提出22
25質子的發現23
26中子的發現23
27眾多的基本粒子的發現25
28X射線的發現26
29放射性的發現28
210釙和鐳的發現29
211質能轉換公式的提出31
212首次人工核反應的實現32
213首次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制成32
214核裂變的發現33
215有關核能發現的大事年表35
第3章 核燃料與核燃料循環37
31鏈式裂變反應37
32放射性40
33核燃料40
34鈾及其化合物41
35釷及其化合物43
36钚及其化合物45
37天然放射性衰變系50
38核燃料循環54
39鈾礦的勘探和開采64
310鈾礦石的加工和精制66
3101鈾礦石預處理66
3102鈾礦石浸出67
3103鈾的濃縮與純化72
3104鈾的精制與轉化77
311鈾的同位素分離83
3111氣體擴散法85
3112氣體離心法86
3113空氣動力學法87
3114激光法88
3115六氟化鈾再轉化89
312燃料元件的制造91
3121輕水堆燃料元件93
3122壓力管式重水堆燃料元件95
3123生產堆燃料元件95
3124快中子增殖堆燃料元件95
3125高溫氣冷堆燃料元件96
313核燃料后處理97
3131磷酸鉍流程99
3132Redox流程99
3133Butex流程101
3134Trigly流程101
3135Purex流程102
3136干法流程113
314放射性廢物的處理處置114
3141廢燃料115
3142超鈾α高放廢物115
3143中、低放廢物116
3144放射性廢氣116
315世界核燃料循環工業的歷史與現狀117
316中國核燃料循環工業的建立和發展124
317釷-鈾核燃料循環128
3171從釷礦石中分離提純釷,制備核純二氧化釷和金屬釷128
3172釷基核燃料后處理Thorex流程131
第4章 核能的軍事應用135
41核武器概況135
42對原子彈的基本要求136
43槍式原子彈138
44內爆式原子彈139
45核爆炸的破壞力及防護140
451光輻射141
452沖擊波141
453瞬時核輻射142
454剩余核輻射143
455核電磁脈沖143
46原子彈的爆炸方式143
47核武器的小型化144
48氫彈145
49中子彈150
410其他第三代核武器152
4101減少剩余放射性彈152
4102增強X射線彈152
4103核電磁脈沖彈152
4104核鉆地彈153
411對低當量核武器的不同看法153
412第四代核武器初探154
4121金屬氫武器154
4122核同質異能素武器155
4123反物質武器155
413世界**顆原子彈的研制156
4131“鈾顧問委員會”的成立和“曼哈頓工程”的啟動157
4132**座核反應堆的建立161
4133**批原子彈的問世161
4134**次原子彈爆炸實驗162
414原子彈用于實戰164
415科學家的良知169
416二戰中德國、日本的核武器研究171
4161德國核計劃的流產171
4162日本核武器研究計劃的破滅173
417前蘇聯**顆原子彈的研制174
418英國**顆原子彈的研制177
419法國**顆原子彈的研制179
420中國**顆原子彈的研制179
421印度、巴基斯坦的核試驗187
422目前世界上核國家的情況189
423核試驗與核武庫193
424國際核不擴散體制195
425核爆炸的和平利用197
第5章 核能的和平應用200
51核反應堆的用途200
52核反應堆的基本原理202
53核反應堆的類別204
54核反應堆的基本構成207
55研究性反應堆210
551重水型研究堆212
552游泳池式研究堆212
553高通量工程試驗堆214
554鈾-氫化鋯脈沖堆214
555微型研究堆215
56生產反應堆215
57動力反應堆216
58船艦用反應堆217
59飛機與航天核動力裝置224
510核電站226
5101核電站概述226
5102壓水堆核電站237
5103沸水堆核電站240
5104重水堆核電站241
511核供熱堆244
5111核供熱堆概述244
5112池式供熱堆247
5113殼式供熱堆249
512天然核反應堆254
513核能應用大事年表256
第6章 核應用技術258
61核應用技術的基礎與手段258
62放射性同位素259
63放射性同位素的生產264
64電離輻射265
65加速器267
66輻射源272
661α輻射源273
662β輻射源273
663γ輻射源273
664中子源273
67核應用技術的基本功能及主要應用領域276
68輻射加工277
69輻射育種與輻射防治蟲害284
610無損檢測286
611中子活化分析和同位素示蹤290
612核技術診斷與輻射治療293
613放射性同位素電池299
614世界核應用技術發展概況300
615中國核應用技術發展簡史302
616核應用技術發展展望305
617核應用技術大事年表308
第7章 輻射防護與核安全311
71輻射無處不在311
72輻射防護中的基本概念和使用的量312
73輻射危害313
74各種輻射源引起的劑量314
75輻射防護標準和原則317
76輻射的監測318
77輻射的防護319
78核安全320
79反應堆不是原子彈321
710核能是安全的能源322
711核事件的分級323
712核能發生的事故很少325
713三哩島核事故和切爾諾貝利核事故335
714核事故促進先進反應堆的研發341
715核安全監督與審查342
716核安全研究的進展343
717核安全文化344
第8章 核能的未來發展346
81影響未來核能發展的三個關鍵問題346
82第4代核能系統概念的提出347
83壓水堆的發展351
831AP-600352
832AP-1000352
833改進型System 80+353
834歐洲壓水堆EPR353
835國際革新安全型反應堆IRIS354
84沸水堆的發展355
841改進型沸水堆ABWR356
842簡化型先進沸水堆SBWR358
843改進型簡化沸水堆ESBWR359
85重水堆的發展359
86高溫氣冷堆的發展360
861高溫氣冷堆概述360
862模塊式高溫氣冷堆365
863PBMR高溫氣冷堆367
864氣輪機-模塊化氦氣反應堆GT-MHR367
865超高溫反應堆VHTR367
87快中子反應堆的發展368
871快中子反應堆概述368
872氣體冷卻快堆GFR372
873鉛冷卻快堆LFR374
88高放廢液*終處置的新概念--分離嬗變法374
89TRUEX流程375
810DIAMEX流程376
811DIDPA流程377
812TRPO流程378
813Cyanex-301分離錒系鑭系元素流程380
814先進核燃料循環研究382
815電增殖核燃料的概念384
816核能開始出現復蘇385
第9章 核聚變概述390
91核聚變與聚變能390
92核聚變的條件391
93核聚變的首選燃料393
94核聚變的應用393
95受控核聚變反應的等離子體條件394
951“得失相當”條件395
952點火溫度395
953勞遜判據396
96等離子體的形成和加熱397
97磁約束核聚變398
98慣性約束核聚變399
99常溫核聚變401
910核聚變研究的進展401
911國際聚變試驗堆ITER403
912聚變-裂變混合堆404
913中國受控核聚變研究的發展405
結束語 迎接第二核紀元的到來407
參考文獻409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莉莉和章魚
- >
煙與鏡
- >
朝聞道
- >
史學評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本類暢銷